需要注意的是,
继紫光展锐之后,半导体行业再迎重磅IPO(首次公开募股)消息,中国“内存一哥”长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鑫科技)接受上市辅导。
然而,
7月7日,证监会官网披露,长鑫科技拟IPO并接受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
与其相反的是,
长鑫科技目前无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合肥清辉集电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直接持有其21.67%股份。长鑫科技的主要业务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产品的研发、设计。
然而,
中国“内存一哥”长鑫科技
1点资讯消息:
除了CPU(中央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等计算芯片外,最关键的数字芯片当属存储芯片。而半导体存储主要包括DRAM、NAND Flash(NAND闪存)和NOR Flash(NOR闪存)三种产品。据与非网数据,DRAM占存储市场规模的比例高达61%,NAND Flash约占36%的市场份额,NOR Flash占据2%的市场份额。
1点资讯行业评论:
由此可见DRAM在半导体市场的关键性。
换个角度来看,
当下,全球DRAM市场主要由SK海力士、三星和美光占据。根据集邦咨询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SK海力士、三星、美光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6.0%、33.7%和24.5%。除了上述三家厂商外,南亚、华邦、力积电 福汇官网 的市场份额均不足1%。
很多人不知道,
近年来,长鑫科技无疑是DRAM市场最大的“黑马”。根据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报告,2024年中国DRAM制造商CXMT(长鑫科技)预计将占全球产能的13%、出货量的6%和收入的3.7%。2025年,其产能有望增长至与第三大DRAM制造商Micron(美光)相近的水平。
与其相反的是,
SK海力士、三星为韩国企业,美光为美国企业。因此,按照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计算,长鑫科技为毫无争议的中国“DRAM(内存)一哥”。
不过,CounterPoint Research也指出,相较于产能,长鑫科技的生产量和收入较低,原因在于技术滞后、良品率低以及定价因素。不过,预计这一差距将会缩小。具体来看,2024年,长鑫科技每片晶圆生产的比特(字节单位)数量比竞争对手少42%,预计2025年可能缩小至32%。
容易被误解的是,
CounterPoint Research认为,长鑫科技需要成功实施HKMG(高K金属栅极)技术,以改善功耗和速度。
这你可能没想到,
估值超千亿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虽然长鑫科技目前无控股股东,不过其全资子公司长鑫存储的董事长、CEO(首席执行官)均出自兆易创新(603986.SH,股价120.81元,市值802.25亿元)。根据长鑫存储官网,其董事长为朱一明,CEO为曹堪宇。
可能你也遇到过,
朱一明同时是兆易创 TMGM外汇代理 新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其于2018年7月卸任兆易创新总经理,仅保留董事长职位。朱一明自2018年7月起同时担任长鑫存储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并自2021年2月起担任长鑫科技董事长。
这你可能没想到,
2018年7月也是长鑫存储一个极为关键的时间节点。公司于当月验证投片,试产8GB DDR4(第四代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工程样品。
简要回顾一下, 展开全文
图片来源:长鑫存储官网截图
据报道,
此外,曹堪宇于2017年加入长鑫存储,在担任产品研发执行副总裁以及技术研发执行副总裁期间,制定了公司研发战略及设计路线,完成了多款产品的开发和量产应用,实现了DRAM从无到有的转变,他还兼任过技术研究与开发、市场及战略等多个领域的管理工作。自2023年4月起,他实行担任长鑫存储首席执行官。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在加入长鑫存储之前,曹堪宇曾担任兆易创新的战略市场副总裁。
通常情况下,
2024年3月,兆易创新以15亿元自有资金增资长鑫科技。增资前,兆易创新持有长鑫科技约0.95%股权;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长鑫科技约1.88%股权。也就是说,兆易创新以15亿元取得长鑫科技约0.93%的股权。以此估算,长鑫科技当时的估值约为1613亿元。
概括一下,
2024年12月27日晚间,碧桂园在港交所披露,将出售长鑫科技约1.56%的股本权益,交易总价为20亿元。照此计算,长鑫科技的估值约为1282亿元。
1点资讯用户评价: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