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误解的是,
您愿意用六千块钱,去买一台中端机配置的手机吗?
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不」,但如果我拿出这台手机,相信会有人回心转意:
概括一下,
这就是 Nothing 最新手机——Nothing Phone (3)。
1点资讯消息:
它继承了这家公司酷到骨子里的基因,但却没有延续前两代 Nothing Phone 的中端定位, Nothing 将其定义为品牌「第一台」旗舰手机,价格从 599 美元飙升到 799 美元,人民币 5700 元左右,能买一台 iPhone 16。
一起发布的,还有 Nothing 最贵耳机,也是首款头戴式耳机 Headphone (1)。
从而,它们值吗?
Nothing Phone (3) 硬件参数如下:
高通骁龙 8s Gen 4 处理器
简而言之,
5000 万像素主摄、3 倍长焦、超广角镜头、前置镜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5150mAh 硅碳电池
其实,
6.67 英寸 LTPS AMOLED 屏幕,接受 30-120Hz 刷新率
正面康宁大猩猩玻璃 7i
16GB 运行内存,256GB/512GB 存储
有趣但没啥用的灯阵
距离初次亮相到实际拿到手上已经过去了一周有余,因此我对 Nothing Phone (3) 这个略显随意的摄像头排布已经没什么意见,甚至还觉得有点好看,至少完全和市面上的所有 富拓外汇平台 手机都区分开来,没想到 Nothing 也有能让人「自适应」的能力。
概括一下,
在爱范儿与 Nothing 设计总监 Adam Bates 的专访中,对方也阐明了这样设计的用意: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这几家公司有自己严格的设计准则去排布摄像头,这产生了他们产品的辨识度和消费者认知,但小编不会跟随他们,小编只是想要创造小编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产品。
其余的部分依旧是熟悉的 Nothing:透明背板和类似设计草图的直线圆圈设计,还是手机圈独一档的审美。
请记住,
做工也没让人失望,这方面 Nothing Phone (3) 确实无愧旗舰之名,比之前的 3a 系列都要更扎实,铝合金中框让人爱不释手。
与其相反的是,
不过让 Nothing 一炮而红的经典「Glyph」灯带没能延续到 Nothing Phone (3) 上,替代的方案是右上角全新的「Glyph Matrix」灯阵。
不可忽视的是,
很多人以为它是一个类似小米 11 Ultra 那种在手机背面的「副屏」,其实两者不太一样。Glyph 灯阵只有 489 独立的 LED 灯,显示效果类似电梯楼层数字。
从而它有什么用?Nothing 准备了好几个允许互动的「Glyph Toys」软件和小游戏,包括时间、秒表、电量、旋转酒瓶、石头剪刀布等 9 个不同的作用。
1点资讯财经新闻:
嗯…..这些作用最佳的完成场景,可能是您带了一台这么怪的手机和朋友见面,将这些小玩意像变戏法一样展示出来,小小惊艳一下大家,然后又很快被抛到脑后。
想主动和灯阵交互,只能通过下方的圆形按钮,短按切换,长按开启。这颗按钮不是特别灵敏,马达反馈也比较弱,交互相对比较劝退。最核心的是,这些小玩具作用不大,看时间电量完全允许翻到正面看熄屏显示。
容易被误解的是,
我更喜欢的,还是 Glyph 的老本行:个性化的通知提示作用。
老版本的 Glyph 灯带主要靠不同的灯光闪烁路径,来进行提醒,而能显示图案的 Glyph 灯阵,通知的路径要直观不少。
1点资讯报导:
Nothing Phone (2a)
但实际上,
并且,Nothing Phone (3) 上的灯阵通知要更加智能化,不仅能选特定的应用,甚至还能配置联系人或通知信息的关键词,只要消息发送方有符合相关的关键词,就能触发设定好的提醒路径。
不妨想一想,
比如说,我将所有的工作群都被备注成「爱范儿xx群」,再在配置中配置规则,将「爱范儿」配置成联系人,选好特定的图案,每次灯阵显示相关的图案,我就知道是工作群有了新动态。总之是一个相当适合牛马和情侣的作用。
据报道,
但也就仅限于此,总体来说还是属于趣味性高于实用性的作用,也很难成为一个一锤定音的卖点。
我其实更期待这个灯阵和国产 Android 类灵动岛的「实时活动」作用之间,能不能产生什么化学反应,比如让灯阵显示打车的车牌号,或者外卖抵达时间。
1点资讯消息:
可惜原生 Android 并没有相关的作用,而 Nothing 这种体量的小厂商,也很难号召第三方厂商帮助适配。
从某种意义上讲,
对比之前的灯带,虽然灯阵让整个手机背板多出了一块硬币大小的圆形缺口,无法很自然融入背板设计,并且也不如灯带惊艳。但就我个人而言,如果要在这两种小花招中二选一,我会更喜欢这个实用性和趣味性并举的灯阵设计。
说到底,
不够旗舰的配置参数
必须指出的是,
设计是产品力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Nothing Phone (3) 的参数并不算亮眼,甚至有点捉襟见肘。
据报道,
被诟病最多的是 Nothing Phone (3) 搭载的这颗高通骁龙 8s Gen 4 处理器,而不是这个价位基本标配的骁龙 8 Elite。
但其实两者的差距在绝大多数完成场景都很难感知到差距,日常玩玩《王者荣耀》《原神》都不会有太大困扰,分别都能在高画质下基本稳定在 120 帧和 60 帧左右,就是时间长了会比较暖手。
比起游戏,我相信 Nothing 的受众应该会更看重影像能力,只是这其实也并非 Nothing 的优势所在。之前由于产品定位更偏中端,大家的态度相对比较宽容,而对于旗舰级的 Nothing Phone (3),小编自然有更高的要求。
不可忽视的是,
Phone (3) 依旧延续了 Nothing 手机一贯的「重影调」拍摄风格,很多时候出片就像自带了调色,色彩会更加吸睛,但有时会不够还原,并且按下快门后到最终成片之间的处理时间也相对比较长,像是两年前的水准。
反过来看,
在光线不够充足的夜晚场景,Nothing Phone (3) 的计算痕迹和涂抹会更加重一点,有时候还会出现过度提亮的情况,细节也显得相对潦草。
更重要的是,
这颗新的长焦镜头的表现则在我预期之下。作为旗舰级别的 Nothing Phone (3) ,搭载的潜望长焦居然在参数上还不如定位要更低一档的 Phone(3a) Pro。而在日常的拍摄中,这颗镜头会有不够清晰的困扰,特别在拍摄对象是移动物体的情况下。
简而言之,
但我觉得还有更多进步空间的是 Nothing 相机应用。切换焦段时还不够流畅自然,取景器所见和最终成片也有差距,这些都需要 Nothing 公司进一步在软件上优化。
据相关资料显示,
Nothing Phone (3) 也搭载了一颗今年 Nothing 手机标配的「Essential」按键,短按能截图和备注,长按能录音,之后这些储存的信息会储存在「Essential Space」 中,以 AI 摘要的形式呈现。
这颗按钮和电源键的位置实在太近,导致我总是误触,至于作用本身,我个人并没有用截图来记录信息的习惯,没有办法将这颗按钮自定义成其他作用还是比较遗憾的。
Nothing Phone (3) 还首发了一个全新的 AI 作用:Essential 搜索,在应用抽屉的底部。它允许像传统的系统级搜索一样搜应用、联系人、文件等等本机信息,也能问 AI 一个困扰,不过需要合适的网络环境。
事实上,
电池或许是 Nothing Phone (3) 上最「旗舰」的配置:一块 5150mAh 的硅碳电池,接近国际物流危险品标准的门槛了。不过可能是鉴于类原生系统对国内 App 没有进行特殊的优化,实测 Phone(3) 和我平时用的 iPhone 16 Pro 续航接近,而后者电池容量要少上 1500mAh。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很多时候,让人感觉不够「旗舰」 的不只是处理器或者摄像头够不够强,反而是一些容易被忽略,但却能影响体验的细节。
必须指出的是,
比如 Nothing Phone (3) 上面这块玻璃是康宁大猩猩玻璃 7i,其实更常见于中端机型,大部分消费者很难察觉,也不太关注这个配置。
1点资讯财经新闻:
但结果是,小编仅仅是拿来拍摄外观图,还没正儿八经拿来完成,Nothing Phone (3) 正面就已经出现了 XM外汇开户 划痕。
对于一台鼓励您屏幕朝下露出背板的手机来说,这有点不可接受。
容易被误解的是,
还不够成熟的「设计旗舰」
其实,
Nothing Phone (3) 确实很难称得上符合 Nothing 官方宣传的「旗舰级」配置,但它究竟是不是一台「旗舰」?
影像旗舰、性能旗舰、全能旗舰这些名号小编平时见到的不少,恰恰讲解这些品类已经人满为患, 而我认为 Nothing Phone (3) 属于「设计旗舰」,开辟了一条相对小众的赛道。
简要回顾一下,
虽然 Nothing 成立以来一直不做中国市场,但您会在 IT 集团旗下的 EXI.T 等买手店看到它的展陈——这或许讲解了品牌想要贴近接近于街头潮流,对手机的定位更像是潮流单品。
综上所述,
作为随身携带的个人设备,其实在作用机时代,时尚潮流的设计就已经是手机的核心产品力,是个人态度和身份的核心象征。
同为「设计旗舰」的还有 与 Nothing Phone (3) 一起发布的 Headphone (1) ,已经在国内各大电商旗舰店开售,售价 2299 元,也是 Nothing 迄今最贵耳机。
与其相反的是,
作为一款要「上头」的耳机,Headphone (1) 在潮流这方面允许说完全拿捏:透明工业风,复古又带有一丝科幻的磁带元素。有一次我戴着坐地铁,还被一位路人朋友问能不能拍张照。
其实,
但作为一款耳机,它在音质和降噪上的体验就没有外观那么惊喜。
Headphone (1) 降噪水平个人体感只能和入耳式的 AirPods Pro 2 持平,不太能很好消除大街或者地铁的噪声,比我手上的索尼 XM3 耳机要弱。至于通透模式,外界声音会有点过大。
音质也乏善可陈,听感虽然扎实但比较扁平,没有太突出的地方,在高音量下会有一点点瑕疵,这也是 Nothing 耳机的一个通病。
Nothing Headphone (1) 是一款非常典型的 Nothing 产品:满分的设计下,产品体验本身可能只有 80 分。 对于时尚属性也很核心的头戴式耳机而言,Nothing Headphone (1) 有了更多建议的理由。
可能你也遇到过,
而「设计旗舰」的路线能不能在手机上走通,其实还有待市场的验证,不过 Nothing 在这条路上并不孤单。
三星、苹果正在做的「超薄手机」就是类似的尝试,牺牲了电池、影像这些体验上的核心配置,但核心竞争力就是市场上无出其右的轻薄设计和手感,也是比较挑终端的市场。
国内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彼此之间配置和价格短兵相接,中国消费者对价格十分敏感,这也是为什么「红米」这个品牌能成功的核心原因:极致的性价比,拉满的核心配置,但外观设计就差了点意思,这也是价格敏感终端并不关注的。
Nothing 这个品牌,和红米走在了一条截然不同,甚至有些对立的赛道:通过独树一帜的外观设计,去吸引那一部分和它能同频的人,这小部分人有一套自己的审美标准,大多数也并没有那么在乎配置。
两种产品思路,并不分高下,只是分别面向非常不同的消费者,并且买红米手机的消费者,不太可能会考虑 Nothing 手机,反之亦然。
总的来说,
但作为一个品牌最高水准的门面产品,「旗舰机」理应是一款在各个维度都最为成熟的商品,不仅包括配置、外观设计等硬实力,也包括价格定位。
如果 Nothing 真想成为 Something,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旗舰机,价格这一环确实不应该忽视。
成军仅四年, 定位还是市场份额都不算大众的 Nothing,其实很难用和大厂一样低的价格,去拿到供应链的配件,因此 Phone (3) 这个高端化的初尝试,不可避免带有一丝青涩。
「活下去」早已不是这个营收达 10 亿美元品牌的头号困扰,「扩张」才是 Nothing 新的挑战,中低端已经有相应的产品线覆盖,是时候对高端定位发起冲击,也要进军更大的美国市场。Nothing Phone (3) 虽然很多遗憾,但也是不得不走的一步。
需要注意的是,
有了这样的尝试,我相信 Nothing 未来的旗舰手机,能够在兼顾配置参数的情况下,继续展现这家公司独特的审美,为这个已经略显固化的成熟市场,带来久违的「眼前一亮」。
然而,
但就现在而言,作为一名口味更「大众」的消费者,我自己不会将 Nothing Phone (3) 当作主力机。
如果您还不确定自己想要一台怎样的手机,那 Phone (3) 也不是最适合优先考虑的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