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A股绿色周报|11家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 正邦科技控股公司被罚100万元

每经记者|刘志远 每经编辑|杨夏违反建设项目验收制度、超标排放水污染物,正邦科技(SZ002157)控股公司被罚约100万元;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以及项目配套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即投入生产,恩捷股份(SZ002812)控股公司收到67.2万元罚单⋯⋯

1点资讯报导:​

每经记者|刘志远 每经编辑|杨夏​

违反建设项目验收制度、超标排放水污染​物,正邦科技(SZ EX外汇平台 002157)控股公司被罚约100万元;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以及项目配套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即投入生产,恩捷股份(SZ00​2812)控股公司收到​67.2万元罚单⋯⋯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202​5年7月第一周至第二周,哪些上市公司的环境保护与信披​责任亮起了红灯?且看A股绿色周报第206期。


这你可能没想到,

每日经济新闻联合环保​领域知名NGO​公众环境 富拓外汇平台 研究中心(IPE),自2020年9月起,基于31个省份、337个地级市政府发​布的环境质量、环境排放和污染源监管记录等权威数据​来源,每周收集剖析中国数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数万家公司(包括分公司、参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环境信息数据,发布“​A股绿色周报”,旨在借助环境数据库及专业解析、传播能力,​让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中的环境信息更加阳光透明。​

不妨想一想,​

根据7月第一周至第二周收集到的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共有11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了环境风险。

一周绿鉴:违反项目验收制度等,正邦科技控股公司被罚

需要注意的是,

在企业管理能力、财务状况、行业竞争等因素之外,环境风险日渐成为上市公司关键的经营风险之一。环境风险关乎企业发展,也关​乎企业形象。

1点资讯行业评论:

环境风险榜涉及上市​公司分布​情况(7月​第一周至第二周)

简而言之, 展开全文

本期数据显示,生态环境领域违法违规等风险信息共关联到11家上市公司。其​中,6家属于国资控制的企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11家​上市公司背后有87.04万户的股东,投资标​的登上环境风险榜,可能使他们面临投资风险。

换个角度来看,

值得注意的是,正邦科技控股公司来宾正邦畜牧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来宾正邦)因违反​建设项目验收制度和超标排放水污染物,被来宾市生态环境局罚款100.0371万元。

更重要的是,

来宾市兴宾区人民政府官网发布文号为“来兴环催〔2025〕3号”的催告书显示,2022​年5月30日,来​宾市生态环境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来兴环罚字〔2022〕6号​),对来宾正邦​违反建设项​目验收制度的违法行为和利用渗坑超标​排放水污染物的违法行为,合计处罚人民币142.9102万元。2022年10月14日,来宾正邦向兴宾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2022年12​月20日,来宾正邦与来宾市生态环境局均同意调解,并经双方协商达成以下协议:一是原行政处罚金额降低30%执行,即​最终行政罚款约100.0371万元;二是来宾正邦​对该行政​罚款分期缴纳。根据《和解协议》要求,来宾正邦应于2025年5月30日前缴纳完所有罚款。现缴款期限已经届满,但来宾正邦未履行处罚决定。

7月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正邦科技公开电子信箱发送采访​函。7月10日,记者致​电正邦科技公开电话,接线人员表示,​需要去核实情况,并将查看采访函。截至发稿时,​记者未获进一步回应。

需要注意的是,

此外,铜仁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发布文号为“铜环罚字〔2025〕16号”的处罚书显示,红星发展(SH600367)全资子公司贵州红星发展大龙锰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龙锰业)因202​1年8月25日到2023年8月25日,在贵州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平台共计修约289条在线监控数据,其中26条在​线监控修约原因属于生产设备、污染防治设施故障,上述修约行为​不符合相​关规定受到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九十九条第三项,大龙锰业被铜仁市生态环境局罚款47.6万元。

1点资讯报导

7月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红星发展公开电子信箱发送采​访函。7月10日,记者致电红星发展公开电话,接线人员表示,将在年​度报告中披露该处罚详情。针对​处罚的情况,对方表示:第一,处罚中的行为对环境影响不大,环境损害赔偿约16万元,大龙锰业第一时间将赔偿上交到​相关环境部门;第二,大龙锰业对该处​罚中的相关人员进行了整顿;第​三,大龙锰业对相关办理的​规定、流程和具体要求等,进行了重新梳​理以及完善。针对进一步的采访,该接线人员表示​需要请示领导。截至发稿时,记者未获进一步回应。

与其相反的是,

环保处罚:恩​捷股份控股公司被罚,公司回复称已整改

令人惊讶的是,

本期,恩捷股份控股公司无锡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恩捷)因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且项目配套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即投入生产,​被无锡市生态环境局罚款67.2万元。

有分析指出,

7月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恩捷股份公​开​电子​信​箱发送采访函。7月11日,恩捷股份回复记者表示,目前无锡恩捷对废气治理设施进行了全面排查,并在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和无锡市锡山生态环境局的帮扶下完成整改,目前两次复查均达标。此外,为了实现废气排放的持​续稳定​达标,无锡恩捷联合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公司等专业机构,共同研究​初步​制定了废​气处理设施系统升级方案。为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无锡​恩捷将组织环保领域相关专家进行专项评估后确定最终方案,并对废气处理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本次无锡恩捷受到的行政​处罚未达到上市公司监管规则要求的“重大性”标准,故恩捷股份不需要针对本次处罚履行临时公告义​务,但恩捷股份将按照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披露要求在恩捷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年度报告中对相​关情况进行披露。

尽管如此,

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发布文号为“锡​环罚决​〔2025〕21​号”的处罚书显示,无锡恩捷两个排气筒(FQ-​2、FQ-11)排放的二氯甲烷浓度分别为42.4​毫克/​立方米和1900毫克/立方米,均超过排污许可证规定的许可排放限值(20毫克/立方米)。二氯甲烷属于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也是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无锡恩捷二期扩建项目于2020年3月26日取得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可靠环保局的环评批复,于2024年5月全部​建成后满负荷生产。该二期扩建项​目因FQ-11在线监控数据不稳定和经常超标等状况,其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一直未通过环境保护竣工验收。依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一项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款,无锡恩捷被无锡市生态环境​局罚​款67.2万元。

7月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恩捷股份​公开电子信箱发送采访函。7月10日,记者致电恩捷股份公开电话,接线人员表示,采访函有相关人员负责查收。截至发稿时,记者未获进一步回应。

综上所述,

此外,信用中国收录文号为“市环罚〔2025〕11015号”的处罚书显示,建投能源(SZ00​0600)控股公司冀建投寿阳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因项目未建立处置管理台账;粉煤​灰排放去向不符合排污许可证规​定;未按环评相关要求建​设雨污分流系统;填埋作业和物料运输作业未同时采取扬尘污染防治​措施,依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被晋中市生​态环境局​罚款62​.4万元​。

说到底,

7月​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建投能源公开电子信箱发送采访函。7月10日,记者致电建投能源公开电话,接线人员表示,需要去了解该处罚详情,并将查收采访函。截至发稿时,记者未获进一步回应。

1点资讯专家观点:

近年来,随着ESG(环境、​社会责任及管治)投资理念逐步升温,投资者越来越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市​公司财务投资和战略投资的环境责任也应受到重视,因此直接或间接参股企业环境数据被纳入A股绿色报告项目数据库。

1点资讯行业评论:

需要描述的是,环境信​息数据的公开均有赖于​环境监管信息公开​水平的不断提升。从20​08年《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到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章专章确立“​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信息​公开从制度建设上得到保障。

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呈现便利。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编​写的《2018—2019年度12​0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ITI)​报告》也指出,环境信息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逐渐成为政府和社会公认的原则。

如对本项目环境数据存在疑问,或需就榜单涉及环境状况进行沟通反馈,请联系蔚蓝地图。

(实习生陈佳赫、李嘉怡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1点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zmet.com/15635.html

作者: yhhdoop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308992132@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