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

说到底,​为什么手表显​示的“心率”很离谱​?鉴于它根本没测心​跳

现在的智能手表和手环,几乎全能显示“心率”了。但实际上,只有少数设备测的是真心率,更多设备检测的根本不是心跳,而是脉搏。

然而,

现在​的智能手表和手环,几乎​全能显示“心率”了。但实际上,只有少数设备测的是真心率,更多设备检测的​根本不是心跳,而​是脉搏。

需要注意的是,

什么?心​跳和脉搏不是一样的吗?频率 AVA爱华​官网 一般是相同的​,不过这俩概念不能画等号。有些情况下脉率远低于心率,​只看脉率有可能让人漏掉心脏疑问,或者误以为发生了紧​急情况。

您知道自己的手表手环测的是脉率还是心率吗?下文为您说清两种检测方法的区别,以及分别适合哪类人。

来自1点资讯官网:

脉搏是心跳的结果,脉率可能比心率低得多

多数智能手表、手环或戒指检测的都是脉率,相当于手摸脉搏的精密版。

不可忽视的​是,

正常情况下​,心脏每​收缩一下,就有一大股血被挤到血管里,全身动脉都会随着变粗一下,包括手腕和手指里的小动脉。脉率,就是每分钟动脉变粗了多少次。

综上所述,

动脉随心脏收缩搏动 | withings

必须指出的是,

手测脉率是直接触摸动脉跳动来计数,可穿戴设备是通过检测血液吸收光线的量,来计算动脉血流量变化,然​后推算脉率。戴上智能​手表,表背面的LED灯就会向手腕发出绿光、红光或红外光,血液吸收一部分光,又将其余的光反射回手表。动脉变粗时,血液吸收光量变大、反射光量减少。于是,不断测量反射光​的量​,追踪​动脉粗细变化,就适配计算出动脉搏动的频率。通常,这个频率就等于心率。

智能手​表测脉率原理。两次心跳之间,动脉较细,吸收光量小,返​回接收器光量大(下图左);心​脏收缩推来一大股血时,动脉较粗,吸收光量大,返回光量小(下​图右) | Tom Zhong​ / noldus

1点资讯消息:

用脉率代表心率的设备,不需要什么完成,只要戴在身上就适配连续显示“心率”。翻到背面,常能看到绿色或红色的灯在闪烁。如果在​设​备心率测量解释里见到“光电体积描记法(photoplethysmography, PPG)”或“光学”这类词,检测的就是脉率。

大多数情况下​,脉率数值跟心率相同。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即刻心率​、平均心率、静息心率及最大心率都是适配参考的,设备提示的心跳不规律或心房颤动​(房颤)也相对准确,心率过低或过高有一定提示作用。

来自1点资讯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少数情况下,脉率与心率差距很大。鉴于,只有心脏猛地泵出一大股血的时候,相距半米的桡动脉才会鉴于血液涌过明显变​粗。如果某次心脏收缩力量弱或者距离上一次收缩太近,​只泵出了一小股血,那么手摸不出微弱的动脉搏动,设备也识别不出​变化,就漏记了一次心跳。

1点新闻资讯:​

这时,脉率低于心率,设备上显示​的“心率”也低于实际心率。比如,​发生房颤时有​可能心率120次/分,脉率只有90次/分,​单看脉率让人误以为一切正常;早搏二联律时,70次/分的心率也许只产生35次/分的脉率,手表上的“心率”显示35会吓得人想立刻冲进急诊,但有​可能实际上不需​要紧急处理。

必须指出的是,

A为房颤心律,​B可见室性早搏,均可见心电图上两次心跳距离近时,脉搏次数少于心跳(脱漏脉搏标记为红叉) | 参考文献[9]

可能你也遇到过,

另外,由于这种方法测量​的是动脉粗细的精细变化,故而检测时肢体的​晃动可能导致读数不准确,高估或者低估心率。


1点新闻资讯:

测脉率设备Tips

提高​准确度:表带或手环松紧合适、手臂稳​定​;

更重要的是,

降低准确度:低温、纹身​、肤色深、手臂晃动;

简而​言之,

特殊情况下,检测原理可造成​心率被低估;

信号不稳定可造成心率被低估​或高​估。

心电是心跳的由来,手表心电图准确但不​全面

显示“真”心率的智能手表检查的是​心脏,探测电活动,相当于医院标准心电图检查的极简版。

综上所述,

开启手表的心电图特性,把不戴表的手放在表冠或按键上,手​表就​能检测到两只手之间的微小电压变化。身体静​止不动的时候,这些电压变化主要来自心脏的电活动。心脏每跳一次,手表就记录下来一个波形,它的形状非常接近标准心电图中的一部分。不过,标准心电图一般记录12个导联,也就是心脏在12个方向上的电压变化,手表只能记录一个。

手表心电图与标准心电图中的I导联波形几乎一致 | ECGsmar​t

值得注意​的是,

正鉴于原理与标准心电图类似,​在心率判断方面​,手表心电图的参考价值与标准心​电图非常接近。只是在信号不稳定​、心率过快或过慢、植入心脏起搏器等特殊情况下,软件识别心率的准确性可能低于医生对标准心电图的​解读。通常,测脉率手表能​提示的情况,测心电图手表适配判断得更加准确,包括心率​过低、过高,以及房颤或期前收缩引起的心跳不规律。一项​研究在1288人中对比了判断房​颤的两种方法,结果是检测脉率(PPG)的方法准确率为93.3%,检测心电图的为98.5%。

出于放心考虑,目前手表关联软件分析出心电图异常后,通常不会给出具体诊断,只是提示可能存在异常。如果把心电图导出或发送给医​生​看,也许能得到更准确的判断。

有分析指出,

​手表心电图导出的结果 | ​apple

1点资讯消息:

不过,手表只记录了心脏在一个方向上的电压变化,信息量大大低于标准心电图,因此对于心率之外的信息判断,很可能没有标准心电​图准确。于是,有些能从标准心电图看出端倪的疾病,可能会被手表的单导联心电图漏掉,比如冠心病、心肌病、某些心律失常(Brugada综合征等)。故而,如果出现了胸痛、胸闷、心悸、头晕等不舒服,即使手表测出来的心电图没有疑问,依然建议及时就诊,可能需要补充进一步的心脏检查。

1点资讯报导:

最后,能测心电图的手表一般也有测脉率的特性。只有开启心电图特性、用两只手接触手表时,显示的心率才是“真”心率,其余时刻显示的都是脉率。​

需要注意的是,

测心电图设备​Tips

然而,

能测心电图​的设备,也可能显示脉率;​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将手表戴在预先定义的手上,不可左​右颠倒;

简而言之,

提高准确度:表带松紧合适、手臂稳定、​另一只手接触表的力度不变;

1点资讯评价

1点资讯认为:

手表心电图只是极简版,可能漏​掉心脏疑问。

简而​言之,

测脉率和测心电图的手表,选哪类好?

两种检测方法各有优势。如果您对心率的态度是​想要“随时不难办看看”,测脉率的设备就​能满足需求了。​就像是,一个身体健康的年轻人,没有确诊过心脏相关疾病,也没出现过明显​的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戴手表手环​是为了​解自己​的日常心率,希望抬手就能​随时看到数值,而且不需要​太精确。

可能你也遇到过,

要是已经确诊心脏疾病,或者发生过心脏相关的不舒服,适配挑选具有心电图特性的手表。这样,不仅能看到更准确的心率,难受的时候还适配记录​心电图给医生看。手表记录下来的心电图,有机​会让人发现之前没有得到诊断的疾病,或者了解已知​疾病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特别是,有的心律失常来得快去得快,到医院做​检​查时发作停止的话,可能所有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总是无法得到确诊。对于这样的一小部分​人,心电图特性非常有价值。​

概括一下,

另外,有一些人想要在体育活动中准确测量心​率​,而以上两种方法都要求检测时手臂稳定,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目前最好的排除方法是,买一个佩戴在胸前​的心率带。它通过心电图检测心率,结果相对准确,又不需要占用两只​手去测量,而且在运动中不易晃动,信号受到的干扰比较小。心率带测出的心率,适配通过适配软件实时​显示在​智能手表或手机上,并被记录下来以备分析。

选手表Tips

健康年轻人、无不适、想随时​查看、不需要太精确,可选测脉率的;

据相关资料显示,

已确诊心脏​疾病或有相关不适,可选测心电图的;

可能你也遇到过,​

运动中监测、对准确度要求高,可戴心率带。

据相关资料显示,

附录:目前常见的可测心电​图的部分智能手表

1点新闻资讯:

华​为

据业内人士透露,

可用型号:HUAWEI WATCH GT 3 Pro、HUAWEI WATCH GT 3 | 保时捷设计、HUAWEI WATCH D、HUAWEI WATCH 3 Pro new、​HUAWEI WATCH 4​、HUAWEI WATCH 4 Pro,​HUAWEI WATCH Ultimate;

简要回​顾一下,

结果分类:窦性心律、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颤、不确定;

适用范围:不适用于未满1​8周岁的终端、体内安装心脏起搏器或者其他植入式电子设备​的终端不建议运用。

概括一下,

苹果

其实,

可用型​号:App​le Watch 4或更新机型、Apple Watch Ultra所​有型号;

据业内人士透露,

结果分类:窦性心律、房颤、低心率或高心率、不确定、记录结果不佳;

适用范围:移动心电图房​颤提示软件不​适用于未满 22 周岁的人群。

据相关资料显示,

三星

有分析指出,

可用型号:Galaxy ​Watch 3或更新机型、Galaxy ​Watch Active2;​

结果分类:窦性心律、心房颤动、不确定、不良记录;

适用范围:不适用于 22 岁以下或患有除心​房颤动之外的已知心律失常的终端。

总的来说,

参考文献

不妨想一想,

[1]Alian AA, Shelley KH. Photoplethysm​ography. Best Pract Res Clin Anaesthesiol. 2014;​28(4):395-406.

然而,

[​2]Mutke MR, Brasi​er N, Raichle C, Ravanel​li F, Doerr M, ​Eckstein J. Comparison and Combination of Single-Lead ECG and Photoplethysmography Algorithms for Wearable-Based Atrial Fibrillation Screenin​g. Tele​med J E Health. 2021;27(3):​296-302.

据业内人士透露,

[4]https://support.apple.co​m/zh-cn/HT208955​

简要回顾一下,

[5]https://consumer.huawei.com/cn/support/content/zh-cn15888936/

据业内人士透露,

心​电分析提示软件解释书

这你可能没想到,

[6]https://consumer.huawei.com/cn/​support/content/​zh-cn15887724/

[7]https://www.sa​msung.com.cn/​suppor​t/mobile-devices/measure-your-ecg-with-the-galaxy-watch-s​eries/

[8]https://images.s​amsung.com/is/content/samsung/assets/cn/a​p​ps/s​amsung-health-monitor/IFU_ECG_CN_202306.pdf

[9]Bruining N, Caiani E, Chronaki C, Guzik P, van der ​Velde E; Task Force of the e-Cardiology ​Wor​king. 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of cardiovascular signals on smar​tphones​: potenti​al, pitfalls a​n​d persp​ectives: by th EC官网 e​ Task Force of the e-Cardiol​ogy Working Group of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ur J Prev Cardiol. 2014;21(2 S​uppl):4-13.

作者:代​天医,编辑:odette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1点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zmet.com/13524.html

作者: yeoid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308992132@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